|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評論:特習會沒談台灣 沉默背後的戰略角力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DW中文客座評論員黃錦鍾分析指出,川習雖未討論台灣問題,但美中早已在會前暗自角力,明確傳遞政治信息、表明各自政策立場。台灣在尖端芯片和地緣安全方面,對美國具不可取代的重大戰略價值,不需過度擔心遭到拋棄。不過,特朗普規劃明年4月訪問中國,短期內華府對台政策可能轉趨保守,台美關系恐再經… pic.twitter.com/4i9P5fM850—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30, 2025


美中領袖會議在韓國釜山登場,兩人聚焦磋商美中雙邊經貿議題,並未談及台灣。DW中文客座評論員黃錦鍾分析指出,川習雖未討論台灣問題,但美中早已在會前暗自角力,明確傳遞政治信息、表明各自政策立場。台灣在尖端芯片和地緣安全方面,對美國具不可取代的重大戰略價值,不需過度擔心遭到拋棄。不過,特朗普規劃明年4月訪問中國,短期內華府對台政策可能轉趨保守,台美關系恐再經歷一段陣痛期。

美國總統特朗普從不隱藏尋求與中國達成全面經貿協議的雄心壯志,並希望與習近平面對面會晤直接敲定協議,既能彰顯個人外交成就、符合其好大喜功的行事作風,也可為往後的美中經貿關系定調。


特朗普如此渴望與習近平會面,這樣的表露從中國角度解讀,無疑是一個示弱信號,因此北京方面態度更加強勢,並趁機向美方提高要價。換言之,中國對於是否舉行領袖會晤的立場相當明確,大致設下兩個前提條件。一是美中貿易戰必須有所緩解,特別是美方應在加征高關稅及科技出口限制上做出適當讓步。二是特朗普政府需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保持克制、自我收斂,不可藉機大打“台灣牌”,意圖損害中方核心利益。

對此,美方先是透過五輪的雙邊經貿磋商,最終趕在領導人會面前夕,與中國針對降低關稅、大豆采購、TikTok股權、打擊芬太尼等議題達成協議框架。即使10月上旬北京突然加大管制稀土出口,企圖測試美方底線及談判誠意,華府也未放棄持續溝通可能性,順利排除召開中美元首會面的首個障礙。

台灣問題方面,特朗普政府也刻意放軟姿態,以免引發中國猜忌。華府除了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要求、降低台美國安官員會談層級、暫停4億美元對台軍事援助外,特朗普團隊的鷹派人物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極有“默契”地減少批中言論,甚至與曾有摩擦的中國外長王毅心平氣和對談,在在顯示美方為了促成中美元首會面下足功夫,且暫時與台灣保持適度距離,防止脆弱的美中關系因台灣議題再生齟齬。

台灣議題暗自攻防探虛實

這次會議沒有針對台灣議題進行討論,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來兩人會晤目的在於解決美中經貿爭端、尋求貿易戰降溫,地緣政治和台海安全本來就不是原先設定的會談主軸。二來川習在第三地韓國釜山見面,加上各自行程安排緊湊,無論會談時間或范圍都難免受限,先聚焦處理經貿議題。三來台灣問題錯綜復雜,敏感性高,須經底下官員間的充分溝通,美中元首不按劇本的“脫稿演出”風險太高。

不過,早在這次會議舉行前夕,美中即針對台灣議題暗中角力。中國官媒新華社罕見連發三篇涉台文章,重申“兩岸一家人”、“愛國者治台”等對台政策方針,並聲稱西方“以台遏華”不會得逞,外部勢力無法阻擋統一趨勢,向美方喊話意味濃厚。同時,“央視軍事”也報道,解放軍多架轟-6K近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展開模擬對抗訓練,對美方釋出不放棄武統台灣的明確信號。


面對外界排山倒海而來的“賣台”疑慮,美方趕緊出面澄清。盧比奧表示,不會為了達成與中國貿易協議而“放棄台灣”;特朗普接受媒體訪問時,更直言“習近平可能會想問台灣議題,但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訪問日本時,也嚴正駁斥美軍亞洲防線可能排除台灣的報道。種種言行都表明,華府並未因促成本次會面,突然改變對台灣議題的既有政策立場。

因此,縱使這次會議上沒有談及台灣議題,美中對於彼此的政策立場都已了然於胸。北京當然樂見特朗普可以明確表態“反對台獨”,不過當前更優先的當務之急應是讓特朗普徹底明白台灣問題的敏感性,以及中方的重視程度,同時加大對美方的示警力度,勿刻意炒作台灣問題、伺機“聯台制中”,才是維持美中關系長期穩定的最關鍵因素。

台灣美國抗中核心資產

台灣方面緊盯這次兩人會面一舉一動,擔憂特朗普可能拋出不利台灣的新政策論述。

台灣實在不需過度緊張,現階段看不出任何特朗普將犧牲台灣的顯著跡象,反倒是台灣在尖端芯片和地緣安全兩大領域,對美國具有不可取代的重大戰略價值。這不是出自理想主義的浪漫幻想,而是國際政治的現實考量,因此台灣不應妄自菲薄。更直白地說,台灣美國中國競爭中取勝的最重要戰略資產,拿來交易的可能性近乎於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9 秒